原标题:给华为、宝马MINI设计LOGO,中兴点名要他,入行20多年:脑子里没有东西,拿什么做设计?
深耕品牌设计行业20余年,从瑞士到中国,从异国求学的游子到业界顶尖的品牌设计大师,从全球最大的综合性品牌咨询公司interbrand,到创立自己的公司Pinbrand品族咨询。你或许不熟悉他的名字,但出自他手的案例,你一定不陌生。
毕业考试,一考,就是两个月,单艺术史和印刷这几个科目,就有50张卷子,给你四个小时,看到题目几秒内就要反应出答案。
最后的成绩还挺自豪的,考了瑞士联邦首都伯尔尼的第一名。(象君默默夸一句,是该学院700年历史以来,第一个考取该成绩的中国人喔~)
作为设计者,能够伴随一个品牌成长,在每个阶段帮助到品牌。这也正是,品牌设计行业不断吸引我的地方。
说到开哈雷车的这群人,有什么特点?立马浮现出一群高大的,喜欢炫耀自己的,有肌肉的,穿着皮衣,踩着轰隆声油门的人物形象。
当时我们就认为,华为不可能拘泥于做交换机,运营商这一块,未来一定有更大的发展,所以它要做变化。
从全球战略上来讲,华为当时新战略是为客户带来潜在增长,同时要走向世界,以一个成熟的运营商形象出现,而当时他们的标志,更像一个打拼的年轻人。
听说在非洲,当地人民念不出HUAWEI的发音,但是通过这个标志,他们知道华为是“太阳”品牌。
于是我们塑造了一个新的品牌主张:Downtown at night,我不说这是车,是城市夜晚的激情。
同时,制造不同的接触点,比如设定MINI是一只小野兽,给它做了个笼子,下面写着:不要给我喂食。
我们之前分析过,全球第一的品牌,基本都是红色,红色的穿透力更强,这是一种视觉带来的心理作用。
我们和中兴合作的时候,他们已经30年没做品牌。当时80岁的董事长要退休了,他说我要做品牌,把新的中兴交给大家。
首先研究,中兴有过什么?然后拿这个资产做提炼,提出一个新的武器,去重新战斗。做差异化,一定不能抛弃原有资产。
最终我们在传播上做差异化,拍了很多人在移动的照片,而当时其他品牌都忙着拍老专家修电梯,效果完全不一样。
品牌理念只是一个理念,你怎么把它转化为可触摸的,可看到的,可闻到的,可听到的,让消费者真正touch到的,就是靠创造力。
当时我们给上汽4S店做品牌设计,那4S店有什么好做的?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不透明,修车的时候用的什么零件,用户不知道。
所以说,设计师除了做设计,还要去了解这个世界上发生了什么,有什么新的产品,广泛地收集信息,让你的大脑像一个仓库,里面是空的,拿什么做设计?
好的戏剧,好的音乐,都可以作为源泉,再慢慢和品牌主张做一个融合。跨界思考,会给设计师带来很多新意。
瑞士的设计,很严谨。每一个时间点,都默默遵守,交付的质量不容许有一点瑕疵,打错一个字都不行。
伦敦的设计,充满了idea,这让我非常震撼。尽管是做策略的人,也充满了主意,又擅长表达,大家在一起争先恐后地交流。
而国内以领导文化为主,单从沟通这一个方面来讲,5-10分钟就能决定你的方案。这个问题是复杂的,当然也期望能有变化的一天。
这些品牌,之所以被称为大牌,因为他们建立了正确的品牌基石,有正确的品牌主张,其后所有的设计必然是围绕这一中心点展开的。
品牌标识的未来趋势,应该是具有延展性。根据企业每个阶段的不同需求,以及不同媒介的传播特性来判断。
品牌打造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,有四个方面:产品和服务,人和行为,渠道和体验,传播。最终这四个方面,要让用户感觉到一个主张。
我们年轻一代的设计师,非常聪明,但是缺乏更好的引导,学校的教育停留在课本知识的传递,学生们不知道真正的设计是什么样子。
可能我自己是个实战派,在瑞士上学期间,通过接触大量的实战案例,知道发生了什么问题,解决方案是什么。
同时,这个社会要对设计行业有基本的尊重,现在设计师得到的认可还不够,大家仍然认为设计只是画一画。
为我们服务的企业创造价值,顺应时代潮流。每创造一个品牌,就一定要和别人不一样,抱着这样的想法,突破哪怕一点点。
+ There are no comments
Add yours